「所有問題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這句話是阿德勒心理學的名言。阿德勒認為人活在世上一定需要和他人有來往,而和他人來往就會有摩擦,產生紛爭。試想看看,若是整個宇宙只剩下你自己,你會遇到煩惱嗎?
現在請你想想你現在遇到什麼困難或煩惱。成績沒有班上其他人高?分組作業很難做不出來?跟組員配合不好?跟父母吵架?跟伴侶陷入冷戰?覺得自己跟其他人比起來不夠好?長輩干涉自己的選擇?這些生活中有的困擾都是跟自己以外的他人有關,而且大部分都是跟他人比較後產生的困擾,這些在阿德勒看來大部分都是庸人自擾。
課題分離是阿德勒心理學中關於人際的基礎。指的是釐清這件事到底是屬於誰的事。我想各位多少都經歷過父母逼你去唸書或是規定你必須考幾分的情況,而你因此和他們發生爭執,父母可能會說現在好好讀書以後才能有好的工作和生活。就讀書這件事來說,若是沒有讀書導致成績變差甚至找不到好的工作,都是你必須承擔的後果。因此要不要讀是你決定,讀不讀的後果都是你要接受的,但你的父母逼你讀書的時候他們就介入你的選擇,因為成績和工作都不是他們的。你要做的是知道讀不讀書的後果並接受,而你的父母該做的是告訴你可能會有什麼後果,然後尊重你的選擇,這就是課題分離的應用。
阿德勒認為在人際中有太多介入他人課題的情形,人際中的困擾和爭執就發生了。對於干涉他人課題的行為,阿德勒的解釋是為了滿足自己內心的控制欲而干涉他人課題,希望對方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做決定。最常見的情形是父母希望孩子未來成為醫生或工程師之類的職業,逼迫孩子選擇相關的科系和工作,這就是一種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介入他人課題的例子。阿德勒希望我們不要介入他人課題,尊重每個人的選擇。
雖然阿德勒認為所有煩惱的來源都是來自人際關係,但同時他也說所有幸福的也來自人際關係。而得到幸福的前提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阿德勒提出三項任務讓人們能得到幸福,分別是交友、工作和愛。
交友即為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那什麼是良好的人際關係?「生活的問題,都是需要與人合作才能解決的問題。」阿德勒認為人不可能獨自一人活著,只要活著就會有遇到困難需要他人幫助的時候,因此必須學會和他人合作,而和他人合作就需要信任。
在和他人形成良好人際關係時,個體會感受到「社群情懷」,覺得自己被這個群體接納,且願意敞開自己和他人合作。社群情懷的意思為一個人感受到自己與社群的關係與連結。
<aside> 💡
我們可以試著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學會與他人合作,並信任他人,並感受到自己被群體接納的「社群情懷」~
</aside>
有了良好的人際關係後,這個個體就要工作,對社會有生產。因為人要生存就要有一個工作來養活自己,當個體進到工作階段,同時也是自我實現的階段。阿德勒也提到自我實現,因為他認為人會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在現在對於工作的想法是要和生活分開,或是提到工作就覺得很厭煩,這並不是阿德勒所指的「工作」,這裡的工作指的是日常中,利用自己的角色與身份,透過社會互動進行所有的生產活動。不是有拿到薪水的「工作」才是「工作」。農民生產作物、上班族簽訂合約、家庭主婦\\夫照顧孩子或做家事,都是一種工作。
<aside> 💡
對社會有所貢獻,不只是指有薪水的工作,而是透過社會互動進行的所有生產活動。
我們可以試著找到能帶來意義、熱情、適合自己的工作~
這會讓我們活出獨一無二的人生,從中持續創造精彩時刻,達成自我實現的目標~
</aside>